選項一、用根性+微軟檔案總管
這個選項對於正在用Vista系統的人來說應該覺得最爽…我承認那個V在檔案管理的進步上很明顯也很有好評。只是操作邏輯要改一下就是。
選項二、去買Total Commander或Directory Opus來用
沒有Vista那個美麗又實用的檔案管理員,還是有共享軟體可以用。沒記錯的話兩個都是試用三十天,DO填一下資料還可以延長成60天。覺得TC(甚至是美化過的)還太醜太多快速鍵要背的話,DO用起來輕鬆一點。記得好像也比較貴…
至於對岸有破X BI~~~~~(…只能討論到這裡XD)
選項三,也許可以靠一些小工具來輔助原本就很殘障的檔案總管(含XP在內之前的OS)
例如有個叫做Treesize的東西,免費版就不錯用。
畫面大概就長這樣

用來看資料夾的Size還蠻一目了然的。
雖然免費版一次只能切一個硬碟來看畫面,但是已經很不錯用了:P
另外還有個可以算是檔案搬移的春藥,叫做FastCopy
作者的說明也很有力(?
Windows系最速(?)のファイルコピー&削除ツール
中文:Windows平台最快(?)的檔案複製&刪除的工具
畫面差不多長這樣

用起來的感想…嗯…
如果有閒來沒事就要狂搬檔案從A硬碟到B硬碟的需求(例如我)
沒事就要把動物用的哈滴上「種」出來的家私大量清到別顆哈滴
那這玩意就有用…
檔案越大越有Fu這樣(開發者剛好是來自亞洲地區網速最變態的日本…有點微妙XD)
根據我自己留下來的FastCopy紀錄檔,有一條是這樣寫
TotalRead = 7724.6 MB
TotalWrite = 7724.6 MB
TotalFiles = 7 (0)
TotalDel = 7724.6 MB
DelFiles = 7 (0)
TotalTime = 220.30 sec
TransRate = 35.06 MB/s
FileRate = 0.03 files/s
檔案的來源跟目的地分別是一顆M牌老IDE和S牌老SATA(沒有2)哈滴
字面上的意思應該是說,搬了7.7G多的資料,「只」用了3分40秒,平均傳輸速度約為每秒35MB這樣。以老硬碟的實力來說已經很讚了。
至於常常這樣玩會不會操掛硬碟。我只能說,我用這玩意剛用了一個月,在這段期間沒事就上網Google看有沒有類似軟體傳出這樣的災情,一個月過去了,我的老硬碟還在繼續抓檔…
要說操硬碟的程度…這玩意應該沒有狂開P2P來得操吧(遮臉)
只是拿這個來傳小檔案就是殺雞用牛刀了…因為這牛刀還蠻囉唆的。設過右鍵選單以後,每一次的複製動作還是要乖乖的寫入收件人跟寄件人,傳輸模式是要純複製還是要移動還是要刪除。沒什麼必要的大檔案傳輸動作還是少開比較多。我已經被拖拉放慣壞了…(遠目
選項四、戒掉上網抓檔的習慣,把電腦賣掉(打昏拖走…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