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| sidebar | footer

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

[雜談]消費性3C商品常識缺乏

先要感謝某秘書跟某霸姐XD
兩位讓我確實感受到了我只會擺弄一台主機,主機以外的東西就是智障這件事


另外,這是自嗨雜談文,沒興趣的人就可以跳過了(煙



一開始會開始玩,持續到現在還在玩,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我自己「想知道」。
最早只有一台杜龍750,跑個98一天到晚都在當機,也不知道什麼叫做網際網路


98讓我學會了重灌,所以從98以後,我只要電腦不順眼,我就重灌
來來去去雖然遇過不少問題,但是還是一條龍走天下。
朋友說,硬碟最好割成系統碟跟資料碟。那時候,我只有20GB的哈滴。



然後有一天,我用杜龍900(CPU換了,750換到900快不到哪裡去,還多花了一千塊壓歲錢Orz)跟128M的記憶體灌了XP。好慢,真的慢到骨子裡去了。而且就算灌了XP,我還是不能玩大富翁4以上的版本,顯卡晶片sis 6326?那是什麼?為什麼不是Geforce?咦?Geforce這麼貴?

跟同學借了影片來看卻發現沒畫面有聲音,原來那個叫做XVID跟RMVB啊(傻


第一次用自己打工的錢在光華的某間已故的揚字輩買了第一台電腦「主機」
什麼都不懂,只知道CPU太慢很丟臉。
記憶體用聯強的,主機板選最便宜的VIA合板,買不起P4,選了K7。
砲兒還是機殼牌,幸好當年配備耗電不大,機殼砲兒竟也撐了兩年沒爆破到。
還記得當時買完回家才很快樂的發現我竟然只抱了主機,卻沒想過要鍵盤滑鼠螢幕喇叭…
就這樣呆在那邊看著主機,時間靜靜地流逝…

一直以來累積的經驗都是在自己週遭上。

所以我知道電腦中毒了該怎麼辦,音效顯示很差該怎麼換
電動跑不快就去買高檔顯卡
效能不好就省吃儉用加記憶體買新CPU。
硬碟不夠用就把不要的檔案刪一刪,不然就去買新硬碟。
老P4時代還相信雙通道會讓電腦飛天遁地,跑遊戲會像泡泡龍升級到太空戰士這樣
或是加了一張4.1聲道音效卡就可以讓A片裡的呻吟聲更有身歷其境感之類的
(但喇叭還是兩聲道啊XD,還是199那種…)

但是我不知道印表機噴頭堵住了該怎麼辦XD
上了大學以後,學校就有額度給學生使用雷射印表機
噴墨印表機除了被我拿來印過A文A圖(謎)跟報告以外,很少在動的。
還沒上大學之前甚至比較想要一台掃描器,那時候還想當插畫家所以學了一些CG…



所以我才會有C牌印表機是噴頭綁墨水夾,E牌才是噴頭墨水夾分離設計的恐怖觀念(囧
(編按:其實兩家兩種設計都有……最隨便的推測方式,就是看墨水夾賣多貴XD)

不過不管是什麼頭,在我手上都是用量不高(煙
墨水好貴什麼都不印最安心(嘆

我也沒買過筆電。雖然常有機會用到,但是通常是別人的筆電。
或是學校的公物。

我對筆電的知識,可能還比Dreamcast的知識少XD

對筆電的印象就是螢幕好小跟鍵盤好怪好難打,觸控板比滑鼠還難用
就算有獨立顯卡還是只有中低階等級
要帶著走還要擔心電池充不飽的問題,或是忘在車上沒帶下來XD(<-以前常幹這種事…)

在我的認知中筆電的價位一直都是高瞻遠矚的那一類
畢竟我每次的採購預算幾乎沒有破萬,現在的主機也是一點一點拼出來的
(所以才會綁死在DDR1而不是跳到DDR2…囧)

加上我訂過的雜誌大多沒介紹過三萬以下的筆電(大笑)
平價的話用桌機才是王道
(某種意義來說,手機雜誌好像也很少介紹那種國民手機…)
開學潮會大賣的學生價文書等級筆電對我來講超陌生,因為根本不在我的守備範圍…

對於一個拿電腦來搞七捻三的廢柴來說,筆電的可玩性跟C/P都太低了XD
應該說筆電的使用族群都是生產能力跟教育程度高的,例如菸酒生跟商務人士
(嗚嗚)
筆電跟辦公室耗材這種生財工具才是3C界利潤比較高的部份,但是我竟然缺乏觀念






嗯,我果然缺乏商人的才能啊(看著狼與香辛料)

(謎音:你只有賣大補帖跟A片的才能吧。)
(我:你忘了還有Wii跟PS2也不錯賣)


今日總結:找阿宅或大補帖盤商(?)買筆電跟推薦印表機,就跟把自己養的女兒推到火坑的意義一樣(意味不明)

5 則留言:

  1. 說真的,沒玩過筆電,
    永遠不知道那有多難搞,
    桌機是一個很標準化的東西,
    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去拼,
    種類繁多,但大多沒啥特色,
    玩這只要有點耐心加上一些常識,
    其實要搞定他很簡單!

    筆電,對各家廠商來說,
    是一個利潤較高而且可以創造特色的地方,
    每台NB的特色就不同,玩起來,難度爆增!
    而且不能用桌機的概念去玩筆電,
    會死得很慘!
    最重要的是耐心一定要有,還有隨時思考要轉彎,
    像是重灌,沒光碟機要怎麼搞?
    外接嗎?老NB不支援外接的開機耶~
    等等還有一堆的問題,
    尤其是遇到廠商已經倒閉的,
    重灌會很要命!

    喔對了,其實NB的觸控版不難用,要習慣罷了,
    還有他的設定要去調整,
    我通常會調靈敏些,大概輕輕的滑過就有反應,
    大致上還不錯用,
    唯一的缺點就是....不是每一個觸控版都有中鍵可以用,
    只好多按些CTRL.......
    你知道的,我也是火狐的重度使用者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火狐重度+1,雖然我不常用中鍵
    但碰到觸控板我寧可自己接USB滑鼠…
    後來甚至乾脆連自己的USB鍵盤也接上去打XD

    玩NB除了重灌之外,更怕碰到已經完全開不了機的過保NB要備份資料,而且還不敢亂拆…拼不回去就砸招牌了XD,每一家的裝法幾乎都不一樣啊!

    碰過一台光碟機超挑片的NB要灌XP
    好不容易祭出我手上最貴的收藏用CD-RW之後,順利讀到開機片
    卻發現BIOS不支援NT系統開機…

    更歡樂的是,那光碟機讀完最後一次碟片之後嗝屁了。

    外接試過,也不支援外接開機。
    手上當然不會沒事收集一台筆電規格Slim Type的光碟機來應付這種狀況。
    只好摸摸鼻子低頭送了回去…

    >桌機是一個很標準化的東西
    同意,連淫男小底迪都很會修了XD

    回覆刪除
  3. 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00&t=742440
    這個也很歡樂.......XDDDDD
    請看最後一頁,科科

    Slim Type的光碟機,其實我有預備一兩台,
    就怕遇到這種挑片的,
    加個轉接片,外出修機也方便,
    畢竟桌機也是很多挑片挑很大,
    喔對,CD-RW被挑的機率更大,
    因為他的反射率比CD-R還要低不少,
    最好的是CD-ROM那種工廠壓片,
    反射率還有到七成,
    挑片都事小,我的老筆電,
    就不知道是發什麼神經?
    用光碟灌必定死當,可是光碟機沒問題阿,
    結果我只好在VPC先灌好,在用GHOST大法移植過去,
    才勉強正常用.......
    他乃乃的!連CPU也要找為驅動,
    害我跑去把光碟那兩百MB的內建驅動包解出來慢慢找......
    有夠白爛得~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原來RW片反射率比ROM低啊
    被挑的時候沒想到這麼多,真是學到了
    <(_ _)>

    我是本身就沒筆電,所以毫無理由庫存一台Slim type光碟機吃灰塵Orz
    如果是為了偶然才修到一次挑片天王筆電才屯一台起來,似乎實在有點……

    題外話,那「外掛」不賴,不但保證加速,還附有節能減碳,降低中毒,甚至讓地球減少一個阿宅的可能,阿們XD

    回覆刪除
  5. 當然不是為了修筆電,是為了外出修電腦用的....薄薄一台丟在書包多方便阿...
    修筆電只是附加價值XDDD

    唉,難怪我是當好人的料XDD

    喔對,你看這個的簡介吧:
    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Ptt/

    回覆刪除